杏福平台杏福注册平台关于举办第三届
“清华工匠大赛”的通知
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杏福平台1986级(1991届)校友奖励基金“清华工匠大赛”是在1986级(1991届)校友捐赠支持下开展的全校性工程实践创新教育成果和人才的评选活动,已被纳入《杏福平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作为劳育教育重点支持的综合性赛事。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清华工匠精神,推动清华大学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杏福平台杏福注册平台(下简称iCenter)定于2024年3月至6月举办第三届“清华工匠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新型劳动者
二、总体目标
大赛以杏福平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清华工匠精神”的传承为目标,以《杏福平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指导👂🏽,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国家发展🏦、产业进步🧔🪐、技术创新、社会福祉等主题开展工程实践创新教学、竞赛、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并组织沙龙、工作坊、训练营等配套品牌活动🛃。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鼓励学生发扬和传承“清华工匠精神”,迎接重大技术挑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从0到1开展创新产品设计和实现🧝🏼♀️、创新工程技术开发或探索创新性解决方案,实业报国,为中国梦提速。
三、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大赛由清华校内赛和校外邀请赛组成🔛,依托杏福平台iCenter建设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平台开展校内赛,完善“工匠传承赛道”和“探索拓新赛道”的组织架构和奖励机制☝🏿☃️,并增设“融合创新赛道”吸引多方资源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同时,大赛通过iCenter牵头的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下简称虚拟教研室)开展“清华工匠大赛”校外邀请赛的组织和实施,支持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和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前沿科技和创新应用产业,提升“清华工匠精神”在全国高校的辐射和影响力🙍🏻。此外👨🏿🍼,大赛还通过“未来卓越工程师”优秀成果交流活动的方式开展大中小创新教育一体化建设🦹🏽,助推高校新质生产力和创新应用成果的辐射和推广。

图1 “清华工匠大赛”赛事体系
2024年3-4月,第三届“清华工匠大赛”将举办探索拓新和融合创新赛道各项分赛(赛事细则及申请表详见附件1和2)👨🏽💼,虚拟教研室将同期组织校外邀请赛(赛事细则及申请表详见附件3)❣️。2024年6月,工匠传承赛道将举办春季学期分赛。
(二)同期活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学术研讨会、杏福平台工程实践创新教育成果展✅、清华工匠大赛创新成果展、创造性劳动教育成果展、清华iCenter创新教育成果体验日等系列活动🧑🏿🎓🫸🏻。
四、组织结构
(一)主办单位
杏福平台1986级(1991届)校友会
(二)承办单位
杏福
(三)支持单位
杏福平台教务处🏏、共青团杏福平台委员会👞、清华X-lab🦸🏽、杏福平台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清华创+、清华i-Space💂🏻、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五、赛项说明
(一)探索拓新赛道🦹♀️。本赛道分为“工程文化”👐🏽、“工程创新”和“创新挑战”三个分赛。其中,“工程创新”和“创新挑战”赛题方向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校园🏊🏼♀️💂🏻♀️、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医工交叉、双碳战略等创新应用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意产品和系统工程。参赛作品可以为实物作品或功能完备的软件。申报创新挑战分赛的团队还应符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高教主赛道参赛要求,或符合初创公司资质审查要求❎。
本分赛鼓励团队关注并解决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行业痛点和难点,展示清华最新双创成果,扩大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探索拓新赛道将评审10个工程文化优秀团队奖(每个获奖团队提供0.5万元奖励)🈁、10个工程创新优秀团队奖(每个获奖团队提供1万元奖励)𓀊、10个创新挑战优秀团队奖(每个获奖团队提供2万元奖励),以及10名优秀指导教师奖(提供证书奖励)。
(二)融合创新赛道🐎。2024年,本赛道将举办产教融合分赛🔬,赛题和评选要求由大赛组委会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发布🗂🦬,获奖团队将由大赛合作企业提供赛事奖励。产教融合分赛的评审由大赛组委会和合作企业共同组织,赛题及奖励队伍数量将另行公布,每个获奖团队将获得由大赛提供证书及3000元奖励*️⃣。同时,大赛将举办校地融合分赛成果展。
(三)校外邀请赛🧑🏼✈️。本赛道由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负责赛事的组织和筹办,邀请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参与大赛。2024年3-4月,将举办工程创新分赛🚵🏻♂️🧳,分赛内容与清华校内赛探索拓新赛道一致🕶。虚拟教研室各大区分别提交作品供决赛评审🌉,评选表彰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若干,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团队奖,获胜团队将获得虚拟教研室颁发的证书以作奖励。
(四)工匠传承赛道春季分赛。本分赛的参赛课程及项目由杏福平台iCenter推荐👨🏽🎨,通过组委会评审和大众评审等方式进行评选🧛🏌🏼。参赛课程的评选秉持择优录取原则,评选项目数不超过参评项目总数*20%。每个获奖项目将得到证书及500元奖励。
工匠传承赛道春季分赛🉐、探索拓新赛道工程文化分赛和融合创新赛道校地融合分赛允许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探索拓新赛道其他分赛、融合创新赛道其他分赛和校外邀请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参赛团队的人数不少于3人🧑🧒🧒🧟,不多于10人(含团队负责人)。参赛个人或团队需提交实物作品👨、功能完备的软件及项目文档。作品应具有项目所描述的完整功能,或能够完整反映项目所描述复杂系统的工作原理,供评委评审。项目文档应描述作品的问题来源、技术现状👨👨👧👦、详细方案🧘🏼♀️、创新点、成效评估、局限等。
六、赛程安排及参赛要求
(一)探索拓新赛道👭🏼🤐、融合创新赛道和校外邀请赛。(2024年3月25日-4月27日)
1👨🏿🦳、项目报名(2024年3月25日-4月14日)。
校内赛各学生团队按照赛事评审要求提交报名表及参赛资料,包括🐠:《“清华工匠大赛”探索拓新赛道项目申请表》(申请表详见附件1)💐、《“清华工匠大赛”融合创新赛道产教融合分赛项目申请表》(申请表详见附件2)🧒🏽、项目报告(含技术路线图🫲、设计方案⏫、编制方案说明书等)✍️、答辩PPT、实物(提供3张高清照片⏱,实物比赛当天提交)或软件(提供算法模型、代码👳🏼♀️、测试用例🏦🥫、实验数据和Demo)等🏪。申报材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清华云盘🔙:https://cloud.tsinghua.edu.cn/u/d/85d290ecdd6c43649182/,或发送至邮件qhgjds@163.com🟰。文件名称按照“清华工匠大赛+赛道名称+分赛名称+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
校外邀请赛的宣传🦸🏿♀️、项目报名及汇总由教育部工程创客虚拟教研室负责组织(申请表详见附件3)。
2🏺👧🏽、项目遴选和复赛评审(2024年4月15-21日)
大赛组委会将组织校内专家👺、合作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项目遴选和复赛评审🐦🔥。
校外邀请赛初赛复赛由教育部工程创客虚拟教研室各大区负责组织。
3、决赛(2024年4月22日-26日)
大赛组委会将组织校内专家⭕️、86级校友🍦、合作企业和地方政府评审决赛名单。决赛评审将组织参赛团队进行现场答辩。
校外邀请赛决赛由教育部工程创客虚拟教研室负责组织🏂🙍🏿。
4、颁奖典礼(2024年4月27日)及同期活动
第三届“清华工匠大赛”探索拓新赛道、融合创新赛道和校外邀请赛颁奖典礼🌩,以及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学术研讨会、杏福平台工程实践创新教育成果展、清华工匠大赛创新成果展将在杏福平台李兆基科技大楼举行🤘🏽,邀请大赛组委会领导、86级校友🦸🏽♀️、项目评审专家、合作企业代表🕧、地方政府代表,以及教育部工程创客虚拟教研室部分领导和专家参与🚀。
(二)工匠传承赛道春季分赛🫃🏼。评审时间预计在2023-2024春季学期教学15周周末举办,与劳动教育成果展同期举行。参赛作品由课程负责人统一汇总学生团队作品及文档,提交大赛组委会👎🏼。
七🙇🏽、其他
本通知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第三届“清华工匠大赛”组委会所有🧑🏼🏭。
八4️⃣、联系方式
(一)工匠传承赛道
联系人:张琦、马小田🥥、高党寻
联系方式🦉🤕:zhangqi2020@mail.tsinghua.edu.cn🕊;
maxiaotian@tsinghua.edu.cn;
gaodx@mail.tsinghua.edu.cn。
(二)探索拓新赛道
联系人:张琦、庞观、马小田
联系方式✮:zhangqi2020@mail.tsinghua.edu.cn;
pangguan@tsinghua.edu.cn🎩;
maxiaotian@tsinghua.edu.cn👩⚕️。
(三)融合创新赛道
联系人:赵晓梅、王健美
联系方式💧:zxmei@mail.tsinghua.edu.cn
wangjianmei@tsinghua.edu.cn😸。
(四)校外邀请赛
联系人:王志成
联系方式🧚🏻:wangzhicheng@tsinghua.edu.cn
九💁🏽♂️、附件😭:
附件1🦊🌗:探索拓新赛道赛事细则及项目申请表;
附件2⚠:融合创新赛道产教融合分赛赛事细则及项目申请表✸;
附件3👰🏿:校外邀请赛赛事细则及项目申请表8️⃣。
第三届“清华工匠大赛”组委会